南京招標投標云網
南京招標投標協會主辦
取消招標代理機構夠資格認定的意義、影響及政策建議
□文/黃常元
隨著政府深化改革的持續深入,行政管理機關有序推進簡政放權,著力減少對市場的干預。繼國務院取消招標師職業資格許可后,2017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招標投標法》第十四條修訂案,取消了政府對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的資格認定。
一、取消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意義重大
本次《招標投標法》修訂是在我國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大背景下,為改革和規范招投標市場運行機制及交易秩序而進行的重大法律調整。其中,取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行政審批意義重大。
首先,取消資格認定符合“放管服”的總體思路。簡政放權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取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行政審批,減少行政審批等過多市場干預,將市場的事交由市場來決定,是簡政放權在招標代理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招投標制度頂層設計的進一步優化。在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的同時,將進一步促使政府管理由事前審批更多轉向事中事后監管,降低市場主體在交易中的行政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能力。
其次,取消資格認定有利于擴大市場競爭,培育優勢招標代理群體,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促進招標代理市場新陳代謝和轉型升級,推進招標代理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消招標代理資格后,一方面,一些具備一定實力的工程咨詢、設計、監理等服務機構勢必加入市場競爭;另一方面,現有代理機構將在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尋求自我提升和轉型,招標代理市場有望在轉型升級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重組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再次,招投標活動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社會和國家公共利益、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招投標活動的服務中介,招標代理機構是規范招投標行為的依靠力量,是發展招標事業的重要支撐,是業主單位實施招標采購的重要咨詢和支撐機構。招標代理機構在保障和促進招投標事業發展的同時,也是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參與者。可以說,代理機構在招投標市場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無可替代,正因為如此,此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招法修正案提出的是取消資格認定行政許可,而不是取消招標代理機構。
二、工程咨詢、設計、招標市場將進一步融合發展
隨著改革持續深入和經濟結構不斷的調整,新形勢下招標代理機構轉型升級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其積極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打造全產業鏈,開展全過程咨詢服務,形成核心競爭力。準入門檻的降低,有助于引入具有工程咨詢、設計能力的主體參與其中,為招標代理市場轉型升級提供新鮮血液,為傳統招標代理機構提供人才、經驗和動力。可以預見,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取消后,工程咨詢、設計、招標市場將進一步融合發展,專業復合型代理機構將不斷涌現。
三、建議盡快出臺配套改革措施,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最后,筆者希望政府部門能配合本次修法盡快出臺相應的配套改革措施。服務行業的競爭比制造業更為激烈,過度競爭不利于市場的正常發展已成為當前的業界共識。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后,招標代理市場勢必會經過一個競爭加劇、優勝劣汰的過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等配套改革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筆者建議,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取消后,應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管理,招標投標協會應發揮更大的行業引導和指導作用。一是建立招標代理機構信用評價機制,評價結果廣泛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稱“77號文”),明確取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的認定,并強調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取消后將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督。二是建立招標代理機構行業服務標準,使招標代理服務更加職業化、標準化、規范化。三是建立招標代理機構服務水平的評價機制,及時反映招標代理機構實際情況。四是建立對招標代理機構業務人員的評價標準,實現對專業人才的綜合管理,確保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
(作者單位:國家電網公司物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