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招標投標云網
南京招標投標協會主辦
新形勢下國有招標代理機構的發展環境及發展方向
□文/江西省機電設備招標有限公司 熊一偉
近10年是招標代理行業高速發展的10年,同時是市場和政策環境劇烈變化的10年。2018年1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2018年第2號公告:自2017年12月28日起不再開展中央投資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相關工作,招標代理行業的最后一項資質認定退出了歷史舞臺,至此,招標代理行業進入了“零市場門檻時代”。不少國有招標代理機構曾經具備的多項國家認可的招標代理資質已經由“王牌”變成“棄牌”。本文主要探討失去資質“光環”后的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如何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資質取消后的市場環境
隨著國家取消各項招標代理企業資質認定,招標代理機構數量呈幾何級數遞增。截至2018年3月份,全國工程招標機構共7147家,其中江西省內從業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307家;全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共9979家,其中在江西從業的有588家(2013年只有不足100家)。不少招標代理機構為了分散經營風險或提高搖號抽簽承攬代理業務的幾率而注冊多家代理公司,各種“三室兩廳”、“夫妻店”、“兄弟店”、“僵尸代理企業”充斥市場,其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執業規范性、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良莠不齊。部分招標代理機構為了承攬項目而遷就招標人的傾向性,或經常采用回扣、低價惡意競爭等方式,造成了招標代理行業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和各種亂象的產生,許多招標代理企業陷入了“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
國有招標代理機構發展面臨的外部威脅
一是隨著招標代理行業資質門檻的陸續取消,招標代理行業市場競爭白熱化,市場集中度不斷下降,承攬項目變得愈加困難。二是國家在不斷縮小必須招標的范圍的同時,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招標代理的市場份額將有可能被壓縮。三是招標采購電子化交易平臺的迅猛發展,電商平臺不斷介入政府采購等傳統招標采購領域,招標采購行業面臨新的變革乃至行業洗牌。四是隨著招投標事業的深入發展,不少招標人逐步具備了自行招標的能力,委托招標的比重有可能降低。五是部分地區采用“隨機摸球”方式選擇招標代理機構,嚴重降低了代理服務市場的交易效率,加劇了招標代理行業“劣幣驅逐良幣”。
國有招標代理機構的優勢和劣勢
國有招標代理機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具有國有背景,與政府關系密切,先天資源優勢明顯。二是經營規模較大,招標代理業績經驗豐富,人員、資金和技術實力較為雄厚。三是注重品牌建設和風險防控,能較好地堅持誠信從業、規范從業和廉潔從業,企業內部管理和監督體系較為完善,對招標業務質量的把控較為嚴格。所以,不少招標人往往更加愿意將規模較大或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招標采購項目委托給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實施。但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大多缺乏私營企業的靈活運營機制,管理和決策不夠靈活機動,業務創新和轉型升級的步伐相對較慢,受國有體制的約束,其市場開拓手段較為有限,有時候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落于下風。
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國家在招投標領域進一步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完善招標投標行業的頂層制度設計,加強招投標行業的誠信體系建設,強化對招投標市場主體的信用約束和事中事后監管,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國有背景既是國有招標代理機構的優勢,也是其劣勢,如何在發展的道路上揚長補短,打好“國有牌”,是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國有企業改革會議上強調,要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盡快在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成效。大多數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在當地都屬于行業內的“領頭羊”,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在實現招標代理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至關重要。國有招標代理機構應充分發揮其人才和專業優勢,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保持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充分借助國家大力推行黨風廉政建設的東風,科學打好“國有牌”,不斷提高生存、發展能力。
(一)全面防控經營業務風險
招標代理業務風險點眾多,國有招標代理機構要全面梳理并準確把握招標業務工作全過程的風險點,準確識別“一類風險”,即有可能致使企業品牌形象和社會信譽受損,或增加經濟運行成本,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或導致客戶流失的風險;“二類風險”,即有可能導致受到行政處罰,被政府部門公開曝光,企業社會信用記錄產生污點,被要求整改的風險;“三類風險”,即有可能導致公司停業整頓及其他嚴厲處罰的風險。國有招標代理機構要按照各類風險等級分類施策,從各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著手精準預防、化解各類風險,將風險防范嵌入到日常工作各個環節和細節,做到防微杜漸,抓早抓小,全面做好風險防控,全員參與風險防控。通過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完善操作細則,持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招標業務全過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確保風險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二)走高質量、專業化發展路線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招標代理行業過去長期處于粗放型增長狀態,高質量、專業化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國有招標代理機構要整合業務資源體系,深挖業務潛能,抓好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業務質量和精細化程度,為客戶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通過完善業務督查機制,嚴格抓好規范從業和陽光執業,穩固自身在行業內的社會公信力。優化經營考核導向,把有效質疑投訴率、項目異常率、人均創利等指標納入考核體系,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經營理念。國有招標代理機構要建立涵蓋招投標法律法規、專業技術、合同管理、市場調研、實務操作、廉潔從業等內容的學習教育常態化機制,鼓勵從業人員考取執業資格,提升個人職稱,積極學習綠色建筑、 BIM技術、裝配式建筑等前沿技術應用,充實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著力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和創新團隊,努力打造學習型企業,提高市場適應能力,為實現高質量、專業化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另外,國有招標代理機構要善于借助“外腦”,通過建立自己的專家庫,可以為招標人前期制定招標采購技術和商務需求、后期履約驗收提供第三方的專業化服務,從而為招標人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咨詢服務。
(三)實行多元化產業布局,延伸服務產業鏈
跨界融合是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國有招標代理機構要延伸服務產業鏈條,實行多元化產業布局,擺脫以往只提供招標代理服務的單一業務模式。筆者認為,從微觀的延伸角度來看,可以以招標代理過程為基點,向前后兩個方向延伸服務環節,實現從招標代理向立項決策、招標規劃、招投標法律和業務培訓咨詢、招標采購需求制定、專家庫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合同審核,履約驗收及信用評價等多個環節延伸,為客戶創造更多的服務附加值。從中觀的延伸來看,可以從傳統的單一貨物、工程、招標代理向EPC、PPP等“集成式”招標代理服務延伸。從宏觀的延伸角度來看,可以將經營業務范圍向可研、勘察、設計、造價、監理、代建等領域延伸,著力打造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企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品質。總之,固有招標代理機構要盡可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對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打造完整的服務價值鏈條,不斷提升盈利能力。
(四)抓住國企改革的機遇,激發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招標代理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國有招標代理機構作為一個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的商業類企業,又是屬于人力資源驅動型輕資產企業,可以抓住國家大力推行國有企業改革的機遇,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讓符合條件的核心骨干員工自愿入股,建立企業內部健全激勵約束長效機制,使入股員工與企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擔市場競爭風險,激發員工歸屬感和創新創造能力,提高企業對高端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不斷推進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總之,國有招標代理機構必須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緊盯市場,內外兼修,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確保在時代變化中穩固一席之地。
(責編;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