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招標投標云網
南京招標投標協會主辦
解讀“兩新一重”看兩會熱詞背后的深層含義
今年以來,“新基建”被推到了一個風口,3月4日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務會議,要求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一時間,基建穩增長和“新基建”成為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明確提出,要以“兩新—重”建設為著力點,進行重點支持。作為與“兩新一重”關系最為緊密的傳統基建行業,或將迎來發展新機遇,助推產業升級。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所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就是最近一段時間備受矚目的“新基建”,既包括新一代信息網絡特別是拓展5G應用,也包括充電樁建設。
新基建不同于道路、機場、橋梁、鐵路等老基建,更加強調如何推動信息消費、新能源汽車消費等消費場景,籍此激發新消費需求并助力產業升級。
新基建的戰略布局,與可持續
發展的目標不謀而合,毫不夸張地說,“新基建”正成為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智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利器。
未來“新基建”的發展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
早在2020年4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便發布了《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重要文件。文件指出,基建投資應從提高城市群通勤能力,實質擴張核心城市承載力,以及防治“大城市病”等方面進行規劃設計,具體包括城鎮軌道交通、舊區改造、政府補貼住房、環保及清潔能源、水利設施、油氣管廊、醫療、教育、文體、養老設施等領域。
所以,今年兩會就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提出,要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提升城鎮化的內涵。
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放緩,但是建設投資依舊火熱,甚至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大批重點項目加快了建設進度和審批流程。
年初至今,27個省均發布了年度重點建設項目清單,23個省重點項目的總投資累計超50萬億,23省年度計劃投資9.2萬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占了大頭,其中更是不乏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項目。
今年兩會更是提出,將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
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要優選項目,不留后遺癥,讓投資持續發揮效益。
(責編:馮君)